1.希伯来书
作者:不详(有关作者之理论,参下文历史背景)。
日期:64-67A.D.(据自12:4;13:23;8:4,13及9:6-9等的涵义)〔注5〕。
地点:不详(可能士班雅〔罗15:28〕)。
目的:指出耶稣基督远超犹太教的功效。
主旨:基督的超越性。
特征:
(1)为新约书卷中在作者、读者、著作地点、日期等问题上,最隐晦不明的一卷。
(2)为新约书卷中文学最深奥与优美之一。
(3)全书布满旧约的气氛(约有86次清楚引用旧约)。
(4)引用旧约时不把书名提出,而却说是「圣灵所说」的。
(5)全书为一本「基督论」,彰显耶稣基督的本性与救赎工作,
特别是他的神人二性。
(6)除罗马8:34外,只有本书介绍基督现今在天上的工作。
(7)在丰盛的教义中穿插五篇警告短文(2:1-4;3:7-4:13;5:11-6:20;10:26-39;12:14-29)。
(8)全书以「靠近神」(10:22)与「事奉神」(6:1)为中心。
(9)记有新约内最伟大的数章(1,6,7,8,9,10,11)。
(10)钥字包括有「天使」、「圣洁」、「罪」、「祭司」、「血」、「约」、「完全」、「永远」、「更美」等。
历史背景:
A.对象的问题
1.读者是谁
a.外邦信徒说--此说之学者从1.本书之目的乃向外邦信徒解释基督超越犹太教;2.书内经文(如12:18,22)3.书内缺乏犹太信徒与外邦信徒之区别;4.缺提割礼之事;5.警告勿堕回异教;6.以七十士译本为应用旧约的经本;7.这个时期犹太教不注重仪式等理由,指出外邦信徒为本书的对象(如Harnack;Moffatt;E.F.Scot;G.Vos;G.E.Ladd;D.Guthrie等代表性之学者。为节省篇幅计,恕不引注及写述书名,下同)。
b.犹太信徒说--从1.书之风格语调及主题发挥;2.书内经文(特别是1:1;2:16;3:9;11:13,18);3.警告勿堕回犹太教或旧约;4.大量引用旧约(特别是每日祭礼的惯例等,说明本书的对象是犹太信徒);5.罗马教会正典史集之外证;6.一些古卷的标题。此为传统学者的意见(如A.S.Peake;F.F.Bruce;T.W.Manson;L.Morris;F.V.Filson;G.B.Stevens),笔者赞同此说。
c.特级犹太人说--此说可以分为几类:1.爱辛尼派犹太人(Esseno-Jews)--此说认为本书为爱辛尼犹太人信仰问题最佳之答覆(如Y.Yadin);2.祭司派犹太人--此说据自本书之浓厚旧约祭祀色彩而定(如C.Spicq;J.Danielou);3.希利尼派犹太人--由于书内希腊及犹太两方面的字汇及思想均有出现,故有学者采此「妥协性」的意见(如J.W.Bowman)。
d.先犹太信徒后外邦信徒说--此说根据1.3:1;2.13-24;3.彼后3:15(以保罗为作者);4.徒11:22等处的经文的指示推理而来,故主张本书乃保罗写给耶路撒冷教会(徒11:22)或犹太众教会(徒9:31),后来教会把本书的副本送到各地教会去诵读,最终到达外邦信徒(教会)的手中〔注6〕。此说建于无稽之论据,驳斥其谬非本概论范围。
结论:归纳上文之引论,笔者认为本书主要对象为教会内之犹太信徒(教会分外邦及犹太两部分),而这些信徒非自正统犹太教(NormativeJudaism)出身,却是从保守派犹太教(NonconformistJudaism)背景而来〔注7〕(故此他们曾受爱辛尼派及祭司派所薰染)(各点辩证或反辩均超越本概论范围,兹不赘述)。
2.读者在何处
a.耶路撒冷说--此说主张收信人为耶路撒冷之信徒,因书内充满有关祭祀的事情,只有耶路撒冷的信徒才配合此背景(如B.F.Westcott;W.M.Ramsay;J.Moffatt;P.E.Hughes;H.C.Thiessen;牛述光),但作者只引述帐幕的祭祀,而非圣殿。
b.安提阿说--主张安提阿为收信地点者据因该地乃是耶路撒冷之外,犹太人集最多之地点(如C.Spicq)。
c.亚力山大说--一些学者从书内含有亚力山大哲学、字汇,或文学修辞等方面,鉴定读者旅居亚力山大(如J.Schmidt;.Davidson;C.J.Cadoux;S.G.F.Brandon;F.C.Grant等)。
d.哥罗西说--又有学者认为书内透露类似哥罗西教会之犹太诺斯底派异端,故以为此处为终点(如T.W.Manson)。
e.以弗所说--此说从书的字汇中,想象收信人为富有及深受希腊思想熏陶之犹太人(如W.F.Howard;F.Bartlet;F.W.Farrar等)。
f.罗马说--从1.13:24;2.收信人;3.历史的旁证,可指出罗马为读者所在最可能之地点(如F.F.Bruce;E.F.Harrison;D.E.Hiebert),此乃大部分学者之意见,笔者赞同此说。
g.其他--其他地点如撒马利亚、该撒利亚、哥林多、庇哩亚、帖撒罗尼迦、加拉太、居比路,甚至士班雅等,均被选为读者所在的可能地,但这些均缺乏论据,也不用赘述。
B.作者的问题
希伯来书「作者是谁」与「读者是谁」同是一个谜。对这些问题,学者一已有一千多年的研究经验〔注8〕。归纳起来,主要的作者有下列各人(为节省篇位,笔者把各派代表放入论文内):
1.保罗说
此说源自亚力山大教父的写作,一直影响东方教会,至第四世纪时西方教会才改变。书内确有保罗的语味、字汇、神学等,但亦有很多非保罗手笔的证据(如2:3)(此派代表有早期亚力山大教父如革利免;俄利根;亚他拿修;耶柔米;奥古斯丁;学者有A.W.Pink;E.W.Bullinger;J.N.Darby;J.SBaxter;E.S.English;牛述光及不少天主教学者)。
2.亚波罗说
从书之内容及徒18:24,一些学者主张亚波罗为原著者。此说源自亚力山大一些不满意保罗为作者的人,他们从书内之「亚力山大思想」找出证据,而从亚波罗身上找到支持(代表有C.R.Gregory;Luther;T.W.Manson;W.F.Howard;C.Spicq;Alford;Plumptre;F.Farrar;Moulton;A.T.Robertson;H.Montefiore;Lenski;E.G.Selywn;F.C.Grant)。
3.巴拿巴说
自第四世纪后,巴拿巴为本书作者之说在西方教会相当流行,基于巴拿巴1.利未人(徒4:36);2.与保罗作伴良久(代表有Tertullian;G.Salmon;B.Weiss;T.Zahn;Godet;F.Blass;J.Bartlet;J.A.T.Robinson;Renan),但此说的证论若与「巴拿巴书」(EpistleofBarnabas)的文学相比,便完全粉碎〔注9〕。
4.路加说
从书内精湛之希腊体裁,及书之内容明示作者必与保罗为挚友等之根据而定(如Calvin;Delitzsch)。
5.罗马的革利免
因这书信后来在罗马教会极流行,而首一引用此书为罗马之革利免(c.96A.D.),他的书信与希伯来书有不少相同之处,他后来成为罗马教会的监督(Calvin的另一选择:W.H.Bennett;W.F.Adeney)。
6.双作者说
据此说,本书为两个作者之作品,但此说有不同的「配搭」:
a.保罗与路加--此说以保罗先用希伯来文写成本书,后路加以优美之笔法把它翻译成希腊文(主张此论者有亚力山大之革利免;亚奎那;Ebrard;Delitzsch)。
b.亚基拉与百居拉--此派实是「亚波罗说」的「修订版」,因主张者把「亚波罗说」之证据加以「改善」而成(A.Harnack;J.R.Harris)。
c.巴拿巴与路加--书之语气乃巴拿巴的,书之文体乃路加的(E.J.Badcock)。
d.保罗与路加修订说--此说以保罗为本书之主要作者,但他将意见手写或口传给路加(或倒转来说,路加为主,保罗为辅),此说1.能解释书内的「保罗部分」及「非保罗部分」;2.也能除去13:23的难题;3.更能解释书内绝美希腊文学修养〔注10〕;4.又能解释本书之「半书信」文体,包括缺乏作者惯用的启语问安(因双作者也);5.从13:23与提后4:9,21之比较,看到作者与保罗的同工相熟;6.最能配合历史背景(这背景乃可放入保罗自首次从罗马释放后,与路加同访士班雅,在那时适逢罗马皇帝尼罗宣令基督教为非法宗教,罗马教会之信徒大受逼迫,一些犹太信徒便落在回去犹太教(合法宗教)的危机里,笔者「倾向」此说)。
7.其他人物
除上述各人外,被提名为本书作者的人物包括有彼得、腓利、西拉、马可等。
C.著书的时机
据作者可能为保罗与路加,一个历史背景故事至引起著书时机可重建起来(但时实上,下文所述之虚构历史重建与作者是谁没有很大的关系):
保罗自罗马监狱释放出来后,他先处理一些他与教会有关的事物(参教牧书信内之历史重建),各事办理完毕,他便往士班雅去,满足多年的夙愿(罗15:28)。此时约是64年春,在那里他约逗留二年之久。64年夏(7月19-24日)罗马城大火,十月间罗马皇帝尼罗移祸基督徒,并敕令基督教为非法宗教,当时基督徒广受逼迫,特别在罗马城的教会,他们的处境可以想象(10:32;12:4)。教会内之犹太慕道者(及信徒)在此情形下便产生一个趋势,恢复犹太教(合法宗教)的信仰及各类祭祀之仪式。他们躲在犹太色彩背景下「苟且偷生」〔注11〕,因此他们便不努力前进,达到「完全」的地步(3:7-19;4:1-9)。作者有鉴于此,便书就此封「教牧书信」警戒他们(2:1-4),劝慰他们(13:22),坚固他们(12:1-13),是时约是64A.D.之末或65A.D.之时了。
大纲:
A.简纲(为背诵用)
一、基督的超越性(1-10上)(教义)
A.远超天使=1-2
B.远超摩西=3
C.远超约书亚=4
D.远超亚伦=5-7
E.远超帐幕=8-10
二、基督徒的超越性(10下-13)(实践)
A.新的信心=10下-11
B.新的盼望=12
C.新的爱心=13
B.详纲(为参研用)
一、引言(1:1-3)
A.古时的晓谕=1:1
B.末世的晓谕=1:2-3
二、基督的超越(1:4-10:18)(教义)
A.身分上的超越=1:4-2:18
1.远超天使(神子的身分)=1:4-14
2.第一插段警戒=2:1-4
3.远超天使(人子的身分)=2:5-18
B.治理上的超越=3:1-4:13
1.远超摩西=3:1-6
2.第二插段警戒=3:7-4:13
a.古时的鉴戒=3:7-19
b.现今的警戒=4:1-13
C.职分上的超越=4:14-7:28
1.远超亚伦(天地祭司之比较)=4:14-5:10
2.第三插段警戒=5:11-6:20
3.远超亚伦(麦基洗德的等次)=7:1-28
D.功效上的超越=8:1-10:18
1.更美的新约=8:1-13
2.更美的帐幕=9:1-22
3.更美的祭物=9:23-10:18
三、基督徒的超越(10:19-13:17)(实践)
A.信心的新路=10:19-11:40
1.信心的要求=10:19-25
2.第四插段警戒=10:26-39
3.信心的描述=11:1-40
B.盼望的试炼=12:1-29
1.仰望十架=12:1-4
2.忍受管教=12:5-13
3.第五插段警戒=12:14-29
C.爱心的实在=13:1-17
1.社交生活=13:1-6
2.宗教生活=13:7-17
四、结语(13:18-25)
A.请求=13:18-19
B.祝颂=13:20-21
C.计划=13:22-23
D.问安=13:24-25
图析:
引1主题基督为完全的启示1序
言上介绍上
超越天使
(神子的身分)1下
1下
身分上的超第一警戒2上|
基越(天使)超越天使
(人子的身分)2下2基
督
基督治理上的超超越摩西3上3-为
督的越(摩西)第二警戒3下-4上4上教更
远
超1
下超
越
职分上的超超越亚伦(天地祭司之比较)4下-
5上
4下-
义美
之
天|越(亚伦〕第三警戒5下-67约
地
一10
上远超亚伦(麦基洗德等次)7:
信的
中
切功效上的超更美的新约88仰保
事越(旧约)更美的帐幕9上|
物更美的祭物9下-10上10上8
信心的要求10中10中:
基信心的新路第四警戒10下|劝6
10督信心的描述1111勉
|徒仰望十架12上:
13的盼望的试炼忍受苦难12中12生
中超第五警戒12下活
越爱心的实在社交生活13上13
宗教生活13中上
结请求代祷13下(1)
结13笔祝福之祷13下(2)13跋
语下之个人盼望13下(3)下
语祝福问安13下(4)
摘要:
希伯来书被誉为「至圣所之书」,因它专论基督并他在天上任何为大祭司,大祭司在至圣所中事奉,犹如基督现今在「天上至圣所」中每日为人祈求般。
本书的主题主要分两大段:1.基督的超越(1:4-10:18),2.基督徒的超越(10:19-13:17),再附以引言(1:1-3)及结语(13:18-25)。
一.引言(1:1-3)
A.古时的晓谕(1:1)
本书之引言正介绍全书的主题。此主题乃是「基督为真神最后与最高的启示」(晓谕),因此基督便超越「古时」一切的晓谕(藉人〔先知〕、天使,或事物〔旧约之系统〕等)。
作者在启语引言论全书主题时,把古时的晓谕与末世的晓谕作一对比,旨在显出基督的晓谕超越先前的。古是的晓谕乃藉着多量的仆人(众先知),多量的时间及多量的方法(多次多方),对象是犹太人(列祖)。
B.末世的晓谕(1:2-3)
「末世」指基督开始的时代,末世的晓谕藉着神的儿子,他是1.承受万有的(1:2a);创造万有的(1:2b);3.神荣耀的光辉(1:3a);4.神本体的真象(1:3b);5.托住万有的(1:3c);6.洗净人罪的(1:3d);7.掌管万有的(1:3e)(这基督七层身分与西1:15-18的另一基督七层身分前后呼应)。
二.基督的超越(1:4-10:18)(教义)
由1:4节起,作者力挥笔杆,从各点力证神的儿子基督的超越性。他的超越性可分三大类:
A.基督身分的超越(1:4-2:18)
1.远超天使的身分(神子的身分)(1:4-14)
作者首论基督远超天使,主要的论据建在基督乃神的儿子之身分上。在七方面他引述基督远超天使:1.承受儿子的名(1:4);2.神的关系如父子(1:5);3.受天使的敬拜(1:6);4.与天使的关系如主与仆(1:7-8);5.喜义恨恶犹胜天使(1:9);6.创造与被造的分别(1:13-14);7.差遣的与受差遣之别(1:13-14)。这高举基督超越天使的七大点与上文(1:2-3)又前后辉映。
2.第一插段警戒(2:1-4)
希伯来书其中一特征乃是书内出现数次插段,每次插段的出现总是跟着上文的教义,或引入下文的教义。因此,插段在希伯来书负起双重目的:1.应用上文的教义;2.引入下文的教理。
上文作者论基督超越天使最后一点,乃是天使为奉差遣之灵,为服役的灵,为承受救恩的人效力(1:14)。当他提及「救恩」时,立刻以「救恩」为题,警戒读者不要忽略救恩(2:1),这救恩乃是主「亲自讲的」,向(中译「给」)听见的人用神迹奇事证实(2:3-4)。
3.超越天使的工作(人子的身分)(2:5-18)
基督以神子的身分超越天使,也以人子的身分超越他们。作者在四方面把基督以人子的身分列述,证明他确远超天使:1.人子非天使,因他拥有管理万有之权(2:5-8);2.人子代罪最受死之工作乃是使人(许多儿子)得享管理万有之权(2:9-10);3.人子(使人成圣的)与儿女(得以成圣的)因出自同一源头(出于一),故此与他们联合起来(2:11-13);4.儿子救赎人类,并不救拔天使(2:14-18)。
B.治理上的超越(3:1-4:13)
1.远超摩西(3:1-6)
上文论基督的身分超越天使,也以人子的身分完成拯救,因他是神的拯救者,他的治理也超越犹太人所尊崇的大拯救者摩西。作者在三大方面列举基督在治理上(3:6)远超摩西:1.虽同样尽忠(3:1-2),但基督乃创造万物之主宰,他如造房屋者,摩西则如房屋,故他更配得荣耀,那是指权能不同(3:3-4);2.摩西为神的仆人,基督为神的儿子,那是指关系地位身分的不同(3:5-6);3.摩西向神的家尽忠服役,基督为神家尽忠管理,那是工作的不同(3:5-6)
2.第二插段警戒(3:7-4:13)
在论述摩西时,作者便想到摩西时代发生的事迹,类似受信人的处境一般,故他再插一段警戒的话,藉此提醒。
a.古时的鉴戒(3:7-19)--以色列人在旷野时因不信的恶心(3:12)试探神,惹神发怒凡四十年之久(3:9),故他们虽接近应许地迦底斯之边境也不得进入(3:18),他们不得进入乃因不信的缘故(3:19)。
b.现今的警戒(4:1-13)--作者以古鉴今,过去以色列人因不信而不得进入安息(应许)地,与读者现今的处境相若。若不更进一步靠信进入安息,他们便流离在安息地之外了。但既有能进入安息的应许,就当藉着信进入,免得在「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不能进入了」(中译「赶不上」4:1)(4:1-5)。这安息却不是指地上的安息,而是天上的安息,属灵的安息,属神的安息(4:8-10)。以色列人因不信神的话而不得进入,而收信人有神之活泼大有功效的话(4:12-13),故应竭力进入。
C.职分上(或祭祀上)的超越(4:14-7:28)
1.超越亚伦(天地祭司的比较)(4:4-5:10)
基督在第三方面的超越乃是他的祭司身分,这职分远超祭司亚伦的。作者论此点时,他先把天上与地上的祭司职分作一比较:1.基督为天上尊荣的大祭司,没有犯罪,能体恤人,作人随时的帮助(4:14-16);2.地上的祭司是奉派的、是蒙召的,自身也受软弱所困,没有尊荣(5:1-4);3.基督的祭司职分乃自有的,因他是儿子(5:5);4.人间祭司因按亚伦的等次,有时间的限制;天上祭司因按麦基洗德的等次,故无时间的限制,称为永远的祭司(5:6-10)。
2.第三插段警戒(5:11-6:20)
当作者提及麦基洗德这「难以解明」(5:11)的题目时,他就立即想到读者的情形,于是便插入一段警戒的话。
a.责备与鼓励不长进的人(5:11-6:3)--他指出按他们学习的工夫本应作师傅(5:12a),那知他们受诱回到「婴孩」的光景去(5:12b-14),因此便劝勉他们竭力进到「完全」(完全接受即成熟)的地步(6:1a),不要依靠外表的仪式(6:1b-3)。
b.警戒离弃真道的人(6:4-8)--特别是那些(「论到」)「蒙光照」、「尝天恩」、「于圣灵有分」、「尝神道」、「悟来世权能」的人更当如此(6:4-5),若是离弃真道,就不能把机会与时间寻回了(大有「为时已晚」的感慨)(6:6-8)〔注12〕。
c.劝慰与坚固在信望爱上更进一步(6:9-20)--作者基于上述读者之不长进及处在离弃真道的边缘,故在信与爱方面劝慰他们殷勤忍耐,由忍耐而生盼望(6:9-12)。这因坚忍的信和因信而生的盼望,在亚伯拉罕身上特别显明(6:13-18),作者引他为榜样,鼓励读者进入「幔内」(指「完全」的境界)(6:19-20)。
3.超越亚伦(麦基洗德的等次)(7:1-28)
基督超越亚伦其中之原因,乃因他的等次属乎麦基洗德,故作者先论麦基洗德是谁(7:1-3),再从五方面证明麦基洗德的等次较亚伦的等次为大:1.亚伯拉罕向麦基洗德献十分之一祭(7:4-8),也即是说利未(亚伦支派)也给他献祭(7:9-10);2.利未的职责乃不完全的职责,是更改的职任;基督的职任则属犹大的,是王的支派,是属不受更改的职分(7:11-14);3.基督的等次是照无穷生命的大能,不是照属肉体的条件(7:15-19);4.是神起誓立的职分(非如亚伦派祭司不是起誓立的),故是永远长存的,能成为更美的中保(7:20-25);5.基督之祭司工作是一次献上,成全律法,成全到永远的(7:26-28)。
D.功效上的超越(8:1-10:18)
1.更美的约(8:1-13)
基督的工作在功效上较亚伦或任何人均更完美,因他的工作乃建在更美之约上(8:1-6);这约成为「新约」,取代「旧约」的地位(8:7),是神应许的约(8:6-7),藉着耶利米先知启示出来的约(8:8-12),也是说当新约来到,旧约便要逊位了(8:13)。
2.更美的帐幕(9:1-22)
旧约的系统为一献济的系统,起初在帐幕内举行。作者先论帐幕形状与内在之物件(9:1-5),及祭司在内的工作情形(9:6-7);但此帐幕(包括在内举行的祭祀)只是「更全备帐幕」(9:11)的表样(9:9),并不能叫人完全(9:8-10),其存在之目的乃「到振兴的时候为止」(9:10)。
到基督到来后,因他是将来美事的大祭司(9:11),他有更完美的工作(9:11),即是有更美属罪的血(9:12-14);这血是立新约的根据(9:15-20),使罪得蒙赦免(9:21-22)。
3.更美的祭物=9:23-10:18
基督本身成了更美的祭物(9:23-26a),他的降世正是为此目的(赦罪)(9:26b),然而他还要再来,目的是审判罪(9:27-28)。
这更美的祭物叫人想起以前祭物的不中用(10:1-4),基督到世上来也是要把那不完全的献祭法除去(按律法献,10:8)(10:5-12),这就是新约的功效了(10:13-18)。
三.基督徒的超越(10:19-13:17)(实践)
A.信心的新路(10:19-11:40)
因着基督超越旧约的一切条款,故基督徒也靠他能超越一切;基督徒在信心上可超越一切。
1.信心的要求(10:19-25)
信心是到神面前的必须品,是靠着主「血的工作」完成的(10:19);所以(中译漏此重要的字,10:19;参罗12:1的「所以」)靠之藉信更能坦然无惧到达神的面前(10:12),是一条信心的新活路(10:20)。
2.第四插段警戒(10:26-39)
谈到信心,作者又作一警戒的插段,警戒读者不要任意犯罪,落在神可怕的审判中(10:26-31);这是本插段的中心。警告故意犯罪者的危险,而要追念往日自蒙光照后所忍受的苦难,但那些因信心坚定,没有后退的,那更美长存的家业必在他们前头(10:32-34)。作者再接再历(「所以」10:35),劝勉他们不可丢弃信靠神的心(即信心)(中译「勇敢的心」10:35),因这样的心必有大赏赐(10:35),并须忍耐,藉着坚忍的信(应付当时的苦难),等候主的再来(10:36-39)。
3.信心的描述(11:1-40)
上文论信心的要求,然而信心是怎样的呢?今章便加以详述,此为「伟大信心的一章」,可分数段:
a.信心的定义(11:1-3)--作者先为信下定义,信是未得着(所望)及未看见的基础(实底)或凭据(确据)。虽未得着如同得着,虽未看见如同已看见便为信。
b.信心的榜样(11:4-38)--从被提名的十八人中(不止此数),作者以生活实例辅证何谓信心,使读者可以借镜,或得榜样,或得鼓励。
c.信心的劝慰(11:39-40)--上述之人都有伟大的信心,然而仍未得着应许,但神却为「我们」预备了「更美的事」,故应当竭力进入完全。
B.盼望的试炼(12:1-29)
1.仰望十架(12:1-4)
除了不要丢弃信心外(10:35),在「望」的功课上,作者也劝勉他们忍耐仰望(12:1-2),以主耶稣为榜样(12:3),不怕各类的逼迫(12:4),因盼望在前,就能忍受一切。
2.忍受管教(12:5-13)
上文指出一些苦难出自外面的逼迫(12:4按字意解指64A.D.的尼罗大屠杀),一些却出自神的管教,神的管教乃有目的的(12:10),指出1.背后的爱(12:6a);2.印证儿子的名分(12:6b)3.教导顺服(12:9);4.以益为终(12:10-11);所以当振奋起来,努力面前(12:12-13)。
3.第五插段警戒(12:14-29)
这是最后一次插段警戒,主要指出「不可违背那在天上警戒我们的神」,分三段:
a.追求和睦圣洁(12:14-17)--信徒一方面脱去缠累的罪(12:1b),一面要追求和睦圣洁的属灵经验。
b.昔今的比较(12:18-24)--信徒再不是来到施行审判律法的西乃山前(12:18-21),而是到达永生神的锡安山(12:22-24),那里有1.永生神的城邑,天上的耶路撒冷(12:22a);2.千万天使(12:22b);3.有名录在天上的信徒会(12:23);4.有审判的神;5.旧约的圣徒(成全之义人的灵魂)(12:23);6.新约中保主耶稣(12:24)。
c.勿违警戒(12:25-29)--「你们」(12:25)结束此段之警戒,即是要他们谨慎,不可弃绝那警戒他们的神(12:25),因他是审判的神(12:26-27),是公义的神(12:29),就当用感恩虔敬的心事奉他(12:28)。
C.爱心的实在(13:1-17)
基督徒在爱心上也当超越常人,这是作者基于基督的超越而作的劝勉:
1.社交生活(13:1-6)
在社会相处的生活中,信徒当以爱为中心,在1.弟兄相处方面相爱(13:1);2.接待客旅方面显爱(13:2-3);3.尊重婚姻圣洁的爱(婚姻即爱的立约)(13:4);4.爱主自足(13:5-6)。
2.宗教生活(13:7-17)
在宗教信仰生活上,信徒当1.效法神仆人的榜样(13:7);2.坚信主的不变(13:8);3.坚守真道(13:9);4.献上灵祭(13:10-16),包括以事主为祭(13:10-14),以颂赞为祭(13:15),以行善为祭(13:16);5.顺服施教的人(13:17)。
四.结语(13:18-25)
A.请求(13:18-19)
从13:18节始,作者以书信的格式来结束本书。他请求读者为他代祷,好叫他能速回他们那里。
B.祝颂(13:20-21)
前两节为请求代祷,今两节为代他人祈祷,他用三个不同的名字呼求神(赐平安的神,凭永约牧养的大牧人,使耶稣死而复活的神)听祷(13:20),叫读者能行在神的心意中。
C.盼望(13:22-23)
作者表达两个盼望:1.望读者能听劝(13:22);2.望能与提摩太回去跟他们相见(13:23)。
D.问安(13:24-25)
从结语问安中,可见牧养「希伯来教会」的人不止一位,也可见作者把自己身旁的同工与致信之教会串在一起,及愿神的恩惠临到他们。
*****
希伯来书为一本「更美」的书卷,因基督在任何事上都是「更美」;在启示、身分、工作、制度、生活等,都为信徒成全更美的安排,因有更美的基督,信徒便应有更美的生活。
可惜信徒的主超越一切,信徒却成为敌人的脚凳。基督能超越一切,基督徒却为一切所超越;主要的原因乃在乎信徒不肯进到完全的地步,不肯追求长进,以「吃奶」为足,殊不知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(5:13),惟愿主儆醒我们「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」(6:1),「能吃干粮,使心窍习练通达,就能分辨好歹」(5:14),又「放下各样的重担,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,存心忍耐,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,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」(12:1-2)。他既然打开我们信心的眼睛(参11:1),他必能带领我们走信心的新路(10:1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