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分卷 6.圣经怎样教导救恩的真理 ?
    圣经教导人只要真心相信耶稣基督,罪就得赦,能白白得到救恩。这样,圣经教导救恩完全是本乎恩和单单藉着信,完全与个人的功德和义行无关。请读下面的经文:

    上帝爱世人,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(约三16)所有先知都为他作见证:所有信他的,都必藉着他的名,罪得赦免(徒十43;加了强调效果)。我们在他爱子里,藉着他的血蒙了救赎,过犯得到赦免,都是按着他丰富的恩典(弗一7;加了强调效果)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,藉着信心。这不是出于自己,而是上帝所赐的;这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(弗二8-9;加了强调效果)

    ……因为他[耶稣]献上了自己,就把这事一次而永远的成全了(来七27;加了强调效果)o因此,那些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,他都能拯救到底;因为他长远活着,为他们代求(来七25;加了强调效果)。……[耶稣]而是用自己的血,只一次进了至圣所,便成就了永远的救赎……基督献上了一次永远有效的赎罪祭""因为他献上了一次的祭,就使那些成圣的人永远得到完全。圣灵也向我们作见证主说:『我决不再记着他们的罪恶,和不法的行为』(来九12,十12,14,15,17;加了强调效果)。

    上述的经文有没有教导救恩(或赦罪)来自善行,来自宗教圣事或任何人的功德?圣经有没有暗示救恩来自好行为或个人的努力?没有。上帝的话教导我们,全备的救恩单单来自我们相信基督二千年前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。

    既然救恩本乎恩,唯独藉着信,那就是说,一旦人相信了基督,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罪(所有罪:从前的现在的和将来的)都已经得赦。『上帝赦免了我们的一切过犯……』(西二13;加了强调效果)。(当基督在二千年前为我们的罪承受了神圣的处罚,我们所有罪都是将来的。如果圣经教导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可以立刻叫罪得赦,那一定包括所有罪,甚至将来的罪。)所以,无论今生中有什么事情发生(见罗八28-39),单单信赖基督得救恩的人死后都可以到天堂去,因为上帝告诉他现在已经拥有『……不能朽坏,不能**,不能衰残,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』(彼前一4;加了强调效果)。

    上帝提供的救恩是绝对稳妥的,完全因为这是上帝的恩典,而毫不在乎人的功德或善行而达成:

    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,那听见我的话又信那差我来的,就有永生,不被定罪,而是已经出死入生了(约五24;加了强调效果)。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,信的人有永生(约六47:加了强调效果)。我把这些事写给你们信上帝的儿子之名的人,是要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(约壹五13;加了强调效果)。

    这些经文再次教导人,只要对耶稣有信心,即知道他们现在就拥有永生。如果人有永生,就不能丢失,对不对?这也不是随后所赢得的,对不对?可是上述经文却不反映天主教的教导,不如他们所说的:救恩是暂时的,是一生用个人善行和功德赢取的过程。

    按照圣经,虽然救恩的实际含义(例如逐渐成圣或在圣洁上成长)是一生的学习,但是全备的救恩是指罪得赦,叫人可以无愧地见上帝,是在我们接受基督为个人救主那一刻所发生的。这样,(1)完全与上帝和好(罪皆得赦,罪罚得免),(2)重生(灵里面向上帝活着和得赐永生)和(3)称义(基督丰满和完全的义赋予信徒身上)都在一刻之间,就在得救那一刻发生。还有,这是不可废除的,因为这些全是上帝的礼物,上帝说袍不取回衪所赐的(罗十一29)。

    反之,天主教教导人不能在今生完全无愧地面对上帝,这事也不能在一刻中发生,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一生的善行和功德去赢取,还有--十分可能--死后在炼狱中大大受苦,好叫其他罪得洁净,然后在法律上信徒才得以完全。清楚可见,圣经的救恩观点和天主教的观点有差别。下面的资料是为跟着的三个讨论题目作准备:

    恩典圣经--上帝对人的一种性情,表达衪的怜悯和爱,所以信徒现在被算为无罪和完全公义。天主教--一种上帝以外的物质或能力加于信徒身上,让他能立功德,因而赢得进入天堂的『权利』。

    救恩圣经--瞬时间在上帝面前得到永远不可废除的合法地位,完全本乎恩典,藉着信心便可以得到。救恩是赐给那些圣经称为『不敬虔的人』、『罪人』、『仇敌』、『可怒的儿女』(例如:罗五6-10;弗二3),也就是加给客观上不是完全正义的人。天主教--上帝和人终生合作的过程,而达致罪的赦免,这是死后才能获得的(或者还有炼狱的洁净),全靠个人在上帝面前获取客观的公义才能有把握,否则即得不到救恩。

    (藉着赎罪)与上帝和好圣经--所有罪都在得救那一刻获赦--包括从前的,现在的和将来的,因为基督的死消除了上帝对罪的忿怒。(见西二13)天主教--罪只是暂时被赦免,所以信徒的一生仍须经过一个过程,以教会不口圣事为中保,继续努力还清罪债。

    重生圣经--即时赐予永生,使灵魂苏醒,使之向上帝活着。天主教--从一些角度而言)注入恩宠(属灵能力),使人可以履行功德,这是终生的过程。

    称义圣经--信徒单单靠着上帝的怜悯,藉着信心,在律法上宣告算得基督的义。天主教--从接受圣洗开始灵性重生展开一生成圣的过程。

    天主教又怎样教导救恩?

    历史上,天主教教皇所强调的信仰,可以用若望保禄二世的话来说明:『人是靠行为称义,不是单靠信心。』虽然天主教是在改变之中,大多数教士仍然对梵蒂冈教廷忠心,难怪有一个对美国教士非常彻底的意见调查指出,『超过四分之三的罗马天主教司铎,反对上天堂的唯一希望是用信心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和救主;他们持守的观点:『人用一生的好行为去赚取天堂,天主会将天堂赐给他们作为报酬』。司铎对教廷的忠心,也可以解释这个意见调查所展现的另一件事:『五分之四的司铎反对先用圣经来决定宗教问题,他们宁愿用教会所讲的来试验他们的宗教信仰』o多数天主教司铎否认圣经中的救恩教义,因为司铎应对教皇忠诚,所以拒绝相信圣经是唯一的神圣权威。对他们而言,神圣的权威是天主教会和传统。所以,司铎在教会内寻找宗教问题的答案,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天主教会可以无误地解释圣经和决定教义。因此,研究天主教会史,可见天主教教义是从教会所发展出来的,而非从圣经来的。这些教义部分是梵蒂冈教廷对圣经字眼所下的独特定义而成立的。例如,天主教作家常常写的『靠恩得救』,或者强调『善行不能赢取救恩』--他们也引用圣经来证明所讲的,但是他们的意思不是圣经的意思,而只是重申天特会议的立场,就是除非先有天主圣化恩宠的灌注,否则没有人能行善或讨天主的喜悦。但是,重点却是--天主教神学继续教导,这些恩宠所激励的善功最终能拯救人。

    我们必须认识到,一旦用天主教神学来解释『信心』、『恩典』、『救恩』、『赎罪』和『称义』等名词,就会面目全非,失去圣经的意思。例如,天特会议宪章第1号和第3号的称义似乎十分合圣经,但是如果你从整体天主教神学来解释,就完全变作另一回事,根本不是圣经的含义。基廷正确地指出『在很多事上,基要主义者[例如保守派基督徒]和天主**的意见是相反的,因为他们对很多名词的定义都不同』。虔诚的天主**不会疑问教会的圣经名词定义,因为天主教会强调,『教会监守圣经……』。圣经不是最终权威,教会才是,所以教会对圣经词语的解释是权威的。教会对圣经词语的定义获得最后胜利,而不是圣经自己的定义。故此,《教宗通谕》承认,更正**用圣经决定教义是否正确

    天主徒对信仰的办法则刚刚相反,天主徒知道必须从天主的观点去接受天主,而不是从自己的观点;他不能『批判』天主的信息,只能接受。既然他是从一个活生生的教导组织得到解释,就不需徨惑于启示的意思,因为这长存活发的救诲部可以告诉他教义的真正意义。

    天主**再次依靠教会,因为教会保证她的圣经解释有无误的权威。换言之,天主**相信可以完全信赖教会教导的一切,不必担心教会有错。

    可是,杰出的路德会神学家开姆尼茨(1522-1586)对天特会议(一个为了反对更正教教导而设的会议)的权威批判正确地指出,天主教教皇和教诲部为自己保留了特权,可以因天主教传统而对圣经解释有偏见。结果出现全新的解释,『那样,我们不能相信经文中简单、严格、清楚的意义,而必须由他们的权威和能力来解释。藉着这种策略,他们会避免清晰阐述称义的信心""基督的代求等经文』。

    天主教对救恩的教导和圣经十分相反,暗示赦罪并非由相信基督而来,却是由下列几件事而来:(1)圣事,如圣洗和补赎:(2)参加弥撒;(3)童贞女马利亚的帮助;(4)背诵玫瑰经;(5)死后在炼狱中受苦。因为人从上面这些事及其他方法所得的功德与救恩有关,所以逻辑上天主教不可能否认她是在教导因行为得救,下面对这五点的简短讨论可以证明。

    (1)圣事

    奥特博士在《基要天主教教条》中提出:』圣事是天主所指派,达到永远救恩的方法,其中三样[圣洗、补赎、圣秩]是救恩所必需的,否则就不能获得救恩。

    (A)圣洗--天主教教导圣洗可以除去原罪实际的罪咎,和所有因罪带来的刑罚。天主教会也教导圣洗授予(a)称义,(b)灵性重生和(c)成圣。天主教护教学家基廷说:『天主教会一向都教导成义来自圣洗』,和『圣洗是叫人成义的行动』。这样,『圣洗所发的义有真正改变蒙魂的力量』。

    《天主教百科全书》进一步解释圣洗在救恩计画中的重要:

    这件圣事的效用是:(a)它洗净我们的原罪:(b)藉着天主的恩宠,它使我们成为基督徒,计基督的死和复活有分,开始新生活……;(c)因为基督的生命已在我们裹面活着,使我们成为天主的儿女……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宣称:『圣洗将所有因此而重生的人连成一个神圣的联盟。圣洗只是开始。[但是]……圣洗是救恩所必须的……』。

    圣洗只是成义的开始,因为按照天主教教导,随后的善行可以增加恩宠(属灵的能力)和帮助完全成义。

    (B)补赎--补赎是献给上帝的特殊行动,以补偿所犯的罪,满足上帝的心。补赎包括苦修,如穿着粗糙、刺身的动物毛衬衫、祷告、到基督或马利亚神鑫去朝圣,和其他事情。按照《天主教百科全书》,补赎这件圣事是耶稣基督自己建立的,为了叫『圣洗之后所犯的罪获赦』。所以,『补赎这圣事使信徒因着天主的怜悯而罪过获得赦免""』。正如前面所讨论的,补赎这圣事是特别为圣洗之后所犯的罪而设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死罪可以使人失去藉着圣洗所得或所注入的恩宠。死罪被认为是致命的,因为它能毁灭人内里所有恩宠,使他再次需要救恩。那么,如果要恢复人在圣洗后的恩宠地位,就必需一个新圣事事实上,没有补赎人就不能恢复救恩补赎有助于成义,它实际上「恢复」成义这过程。这就是天特会议以补赎圣事为「成义的第二支柱」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天主**藉着补赎,赎了自己的罪责,满足了罪责的要求。实在就是说,单是基督的死不足以完全遮盖罪过。

    (C)向司铎告解(由圣秩决定)--虽然信徒常常忘记这点,但是天主教会很清楚地表示,司铎为个人的罪告解的时候,并非具有赦罪的权柄,而只是基督的代表,基督是透过他工作,这就是他的权柄。那么,当司铎说:『我赦免你』,他不是靠自己赦免人的罪,事实是基督透过他来赦免这个人。然而,向司铎告解被认为是救恩所必需的。

    再者,因为基督实际上是透过司铎工作(司铎有时被称为『另一位基督』),他的赦罪就和基督的赦罪一样有效。在《基要天主教教义》中,我们读到『告解是在一个有能力的司铎面前自责忏悔,以致得到他凭着赦罪的权柄而赐予的赦免""告解这圣事是天主所设立的,是救恩所必需的』o

    (2)弥撒

    虽然天主教教会宣称弥撒绝对不是贬低基督赎罪的功效,然而她还是相信基督的死带来的祝福,主要是通过弥撒赐给信徒。天主教教导基督是在弥撒中重新牺牲了;不是重新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(他不是再次受苦和死),但这不仅是一个纪念的仪式。『天主教疑难解答会』的主任基廷,引用奥布赖思的话来形容弥撒:「弥撒是基督十字架上牺牲的更新和延续,可以说是重新向天主献上加尔瓦略山的牺牲者""又将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果效,加于每一个人的灵魂.」因为基督之死的果效被认为是在弥撒中施予给人,可见为什么天主**如此重视这件事o《天主教教理》引用天特会议来宣示天主教的观点:『这祭献[弥撒]实在是一个赎罪祭从弥撒中,我们获得怜憫和恩宠随时帮助我们,因为藉着这圣祭,天主的忿怒平息了他原谅过失和罪恶,什至严重的罪也赦免了。』另一份标准天主教作品提出:『藉着弥撒的祭献,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,就在当时临在,受歌颂,纪念,它的拯救能力也施予给人。』所以,「弥撒祭献是……赎罪祭,能赦免罪过,除去刑罚……」。与圣洗和补赎的圣事不同的是,弥撒中的献祭不能马上赦免罪过,但是可以授予悔改的恩宠,而间接帮助赦罪。天特会议表示:/因着所献上的牺牲[弥撒]成为赎罪祭,天主赐予恩宠和补赎的恩赐,可以赦免罪恶和过犯无论多重大的罪都可得赦免。」

    3)马利亚的角色

    天主教的正式教导是,马利亚在救恩约角色并没有贬低基督;可是,天主教会电教导马利亚对赦罪及普世救恩是很重要的o《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中的基督》(TheChristofVaticanII)告诉我们,无论圣经和传统都『显示救王的母亲在救恩计昼中担任的角色』,她出于信心顺服,自愿参与『人类的救恩工作』,所以,『从基督的童女受孕到死亡,我们都可见到圣母与圣子合作以成就救恩』。《天主教百科全书》提出:『玛利亚不在痛苦和死亡的律之下,这二者都是因人性有罪而来的刑罚,然而她明白经历过,也为我们的救恩忍受了。』(见问题第13条详论马利亚的角色)

    (4)玫瑰经

    根据传统,玫瑰经可以给天主**从天主而来的属灵能力,以及很多祝福和恩宠教宗保禄六世勉励信徒时(MarialisCultus,1974年二月二日),肯定背诵玫瑰经是虔敬的行为,它是『整个福音的纲领』。所以他强调:『玫瑰经应该是一个最好和最有功效的祷告""基督徒家庭应一同背诵。』玫瑰经有默檮和开声祷告两部分。默檮的时候,祈檮的人默想耶稣及马利亚的生命死亡和荣耀的重要『奥秘』(独特事件);开声祷告的部分是背诵十五『期』(部分)的『万福玛利亚』,同时也思想耶稣和玛利亚十五种主要的美德。一个天主教作家写道:「一面背诵玫瑰经,一面默想这些奥秘,可以带来下列极好的结果:它渐渐让我们完全认识耶稣基督;它洁净我们的灵魂,清洗罪恶;它使我们能胜过仇敌……。它让我们得以完全偿还天主及其他人,它使我们可以从全能的天主那里获得各种恩宠。」

    (5)炼狱

    天主教相信今生的善行或死后在炼狱中忍受地狱的痛苦,可以补赎罪过。那些在炼狱中的人被称为『受苦中的教会""那些死在恩宠之中的灵魂,在炼狱中被炼净』o那么,『罪恶现世的刑罚就被[炼狱]净化的火所赎回……因为甘愿忍受天主所设立的抵偿罪恶的刑罚』。

    炼狱受苦有下面几点辩护:因为没有人可以带着任何罪恶进入天堂,『任何不完全的人必须先净化自己,然后才能接纳进入[天堂]』。虽然实际上炼狱中的灵魂不能真正还清自己的罪债,进入炼狱和忍受刑罚却认为可以使人余下的过失得洁净,允许人得以更新完全,进入天堂。虽然可恕或致死的罪已经由补赎圣事赦免了,人在炼狱中还是担负了这些罪的刑罚o

    《天主教百科全书》教导:

    在恩宠中死去的灵魂忍受一段时间的净化,以准备他们进入天堂炼狱的目的是要洁净人的不完全、可恕的罪、错误,又免除补赎圣事已赦免的死罪所带来的现世刑罚。这是一个居间状态,叫那些已经离世的灵魂,在得到最后的报酬之前,能偿还未被赦免的罪。这种『炼狱的刑罚』可以藉着弥撒,祷告,施赠和其他虔敬的行为而得减轻。

    我们已经简短检视了天主教会赦罪的教导,及她怎样看(1)圣事,如圣洗和补赎;(2)弥撒;(3)童贞女马利亚:(4)玫瑰经;(5)炼狱受苦。某程度上,天主教教导所有这些做法都能赦免罪过和罪咎。

    但是圣经说,单单本乎恩典和藉着对基督的信,罪恶就可以完全被赦免,包括免除刑罚,因为衪在十字架上的死已经是足够的挽回赎罪祭。另一方面,天主教的教导却(至少)暗示基督的死在这些方面可说是不足够的。虽然天主**或许不同意这评价,从他们的信仰和做法却可得出这逻辑的结论。

    基廷在《天主教与基要主义》中,描述天主教对救恩的标准立场。他反对圣经教导救恩完全是本乎恩,因着信。他强调天主**用自己的善行及个人的义赢取天堂;仅仅『接受耶稣』为救主是没有用的:

    对于天主徒,救恩全在乎死时灵魂的情形,基督……已经完成了他的那一部分,我们现在要合作做我们的部分。如果我们要进入[天堂的]大门,必须达到恰当的属灵情形……。教会教导只有那些灵魂客观上是良善的和客观上讨天主喜悦,才有资格进入天堂,这些是充满圣化恩宠的灵魂……。从天主徒的观点而言,任何人都可以赢得上天堂的资格,任何人也可以丢失……。一个公认的圣徒可以在最后一刻丢失救恩,结果和一个毕生未曾有任何善行的人一样。这全在乎一个人怎样进入死亡,所以死是人最重要的事……。[意思就是说,]『接受耶稣』不会有圣化的恩宠叫灵魂已死的人生命复苏,这个[『接受耶稣』的]灵魂仍然一样[是死的]……。更正**视成义为法律上的一步,即天主宣称罪人有资格进入天堂……。可见天主教会所了解的成义是另一回事,她认为这是一个真正根除罪,真正圣化的更新。这灵魂客观上讨天主喜悦,有资格进入天堂,因为它现在是真正良善的……。圣经说我们是因信得救;更正数在这点是对的,而他们在这方面也只是重复教会一贯的教导。他们错在以为我们是单凭信心得救。

    (正如一本流行的天主教小册子『天堂的门票』(“MyTickettoHeaven”;已经印行超过3,000,000本)告诉读者,『上天堂的门票』是善行和持久地禁戒死罪(p,3-10)。所以,『如果我尽我的责任,天主也会尽他的责任』(p.12)。这本小册子被称为『救恩的册子』,直接传达基督教信仰,但是主要的效果却是令人害怕自己永不能进入天堂,因为它把救恩的条件列为行为完全这小册子是一个司铎在40年前所写的,完全没有谈及对基督耶稣的信心是救恩的基础。)

    但是,如果圣经教导得救完全是本乎恩,那救恩也就单因着信;要加上功德善行,就是说救恩是因着信心和行为。圣经清楚地指出,『靠恩典得救』和『靠行为得救』是相反的原则。没有人获得救恩是75%基于恩典,25%基于行为--只能完全基于一样。所以,圣经强调:『既然[救恩]是靠着恩典,就不再是由于行为了;不然的话,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。』(罗十一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