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基督教的宣教模式(一):宗教改革时期(1500-1750)
    从基督教与欧洲文化的会通的角度来说,欧洲在十二世纪在表面上已「基督教化」了,但是民众的思想尚未完全被转化。因此,这是一个从「质变」到「量变」,再由「量变」到「质变」的过程。换句话说,到十二世纪时,基督教在欧洲「量变」的目标已经达成了,但是要使基督教的思想在群众心里深刻化的任务,则还有待努力。到十六世纪时,借着教育的手段,进一步的质变工作已经大致上完成了。

    十六世纪之后,马丁路德的「宗教改革运动」,在欧洲文化的发展上,是非常重要的,可惜在一般的历史书中,其重要性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。首先我们必须了解,宗教改革不仅是基督教内部的教义之争,以致于造成基督教阵营的大**。更重要的是:宗教改革乃是一个「思想解放运动」,同时也是一个「民族文化运动」。

    I.宗教改革运动的前因及后果

    1.宗教改革的先驱

    (1)威克里夫(JohnWyclif,1329-84):

    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,是着名的改革家。他攻击圣职人员的腐败,并且质疑一些中世纪教会的主要教义,特别是圣餐的「化质说」。因此受到**,1382年被迫离开牛津大学。他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将拉丁文圣经翻译为英文,称为《威克里夫圣经》。其跟随者被称为「罗拉德派」(Lollards),意思是「低语者」。

    (2)胡司(JanHus,1374-1415):

    他是捷克的学者,受威克里夫影响很深,反对教廷许多观点。他强调圣经的权威地位,及圣徒敬虔生活之重要性。他谴责圣职人员的腐败,及出售赎罪卷之举。因此在1415年被招至康士坦斯会议接受询问,虽然皇帝曾颁发安全通行证给他,结果教廷仍没有给他答辩的机会,便将他处以火刑。胡司殉道后,激起捷克人民的反感,成立了波希米亚的胡司派教会。

    2.宗教改革的背景因素

    (1)教廷腐败:

    为了争权夺利,1381年教廷**成两个,1409年甚至于有三位教皇同时并立。而宗教改革前夕任职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(AlexanderVI,1492-1503)更是所有教皇中最声名狼藉的。因此民众对教会不满的情绪,达到最高点。

    (2)欧洲天灾人祸不断:

    1347年欧洲鼠疫横行,以致于西欧三分之一人口丧生。民众普遍认为这是「天谴」。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,1480年甚至占据意大利南端。因此土耳其人的侵袭,也成为欧洲人的梦魇。

    (3)印刷术:

    1445年活字印刷术在德国古腾堡发明后,思想的传播更加迅速。因此当马丁路德的「九十五条论点」,贴在威丁堡大学教堂门口后,两周之内已传遍全欧洲了。因此活版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推动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3.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

    (1)马丁路德(1483-1546):

    马丁路德在1505年加入奥古斯丁修会,1512年开始在威丁堡大学担任圣经教授。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,启发他领悟「因信称义」的教义。因此当教廷为了扩建圣彼得大教堂,而大肆销售赎罪卷时,促使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学教堂门口贴出「九十五条论点」,并非为了号召宗教改革,而是希望与教廷深入地讨论。但是教廷在1520年欲强迫马丁路德收回原议,后来又在1521年开除他的教籍,使得对立的情况变得无可挽回……

    虽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西班牙王查理五世想以武力逼他就范,但是德国的诸侯却支持他、保护他。他们群起的抗议行动,使得宗教改革运动被称为「抗罗宗」(Protestant,意思是「抗议」)。

    由于德国诸侯的保护,他才得以自由地翻译德文圣经,并出版许多重要的神学着作。借着印刷术之助,他的书籍和小册子风行全欧洲,使宗教改革的风潮势不可挡。

    (2)加尔文(1509-64):

    加尔文是法国人,1533年接触到路德的教义,信仰开始有了改变。然后在1536年出版了他的《基督教要义》(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)。这是第一本完整地介绍宗教改革思想的神学作品,后来曾修订三次。这是有关加尔文神学及宗教改革思想最重要的一本经典之作,对基督教(新教)而言,其地位有如阿奎那的《神学总论》(SummaTheologica)在天主教里的地位一样。

    加尔文后来大部分时间住在瑞士的日内瓦,在那里他不仅牧养教会,而且几乎等于统治日内瓦市。他尝试在那里建立一座「上帝之城」。同时他也在那里写了许多圣经注释书,影响很大。

    加尔文对基督教最大的贡献,是他的神学思想。他晚年创立了日内瓦学院(GenevaAcademy),这是第一所基督教大学。学校的经费,都来自日内瓦市民的奉献。开办不久,就有九百多位学生自欧洲各地注册入学。由于日内瓦学院,使宗教改革的影响力,以及加尔文神学的思想遍及全欧洲。他对于「预定论」的强调,成为改革宗神学的特色,因此加尔文神学成为基督教的主流思想。另外,他对教会组织的观点,也影响了长老会系统的教会。

    4.宗教改革的后果

    宗教改革的直接影响之一,是政治上的大变动。马丁路德原来只想在天主教圈子内作「体制内改革」,结果事与愿违。由于教廷的威信扫地,加上各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抬头,因此使得宗教改革运动有如野火燎原,一发不可遏止。再加上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,欧洲引发了很多的战争。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,直到「三十年战争」结束,各方签订了「韦斯发里亚合约」,宗教自由才获得确认,基督教各宗派与天主教获得同等权利与地位。

    经过宗教改革运动之后,欧洲的宗教版图重划了。北欧诸国中瑞典和丹麦最先接受宗教改革的洗礼,先后于1527年和1536年将路德宗列为国教,后来又扩展到挪威及冰岛。荷兰在经过一番浴血奋斗后,才在十六世纪末摆脱天主教和西班牙国王的**,成为加尔文派的大本营。瑞士及德国北部也都归属基督教(新教)的势力范围,其中路德派与加尔文派各半。

    http://localhost/shuku/showimg.php?132

    英国的情形比较特别。英国受到威克里夫及罗拉德派的影响,倾向于改革的声浪很大。然而英王亨利八世却倾向于天主教。可是在1534年,英王亨利八世却因欲与西班牙籍的皇后离婚问题,与教廷决裂。他自立为英国教会之首,既不属天主教,也没有加入宗教改革的阵营。他死后,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即位(1547-53),才在大主教克蓝麦协助下引进了宗教改革。但是爱德华六世在位太短,他的姊姊玛丽女王又试图将英国拉回天主教的圈子,杀害了许多宗教改革领袖。幸而她的妹妹伊利莎白女王继位之后(1558-1603),终于永久地确立了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立场。

    但是伊利莎白女王采取折衷的立场,使英国教会在组织和礼仪上保持天主教的传统,教义上却采取宗教改革的观点。后来的「清**」(Puritans)则希望进一步地改革英国教会,简化崇拜礼仪,过一个以圣经为中心的圣洁生活。这个以平信徒为中心的「清**运动」,不但影响英美两地,后来也衍生出长老会、公理会(Congregationalists)、浸信会、及贵格会(Quakers)等新的教派。苏格兰则在1560年,于诺克斯(JohnKnox)的领导下,也完成了宗教改革的行动。

    然而在宗教改革派的阵营中,也曾一再地发生**,以致于基督教教派林立。十七世纪后,大致上德国北部及及北欧各国是属于路德派信义宗。加尔文派则衍生出改革宗(ReformChurch)及长老会,例如荷兰改革宗,及苏格兰长老会等宗派。英国国教则又称安立甘教会(Anglican)或圣公会(Episcopal)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些最激进的宗教改革份子被称为重洗派(Anabaptists),因为他们反对婴儿洗礼,又坚持「政教分离」的政策,使他们受到天主教和宗教改革派双方面的攻击。这些重洗派后来演变成门诺会(Mennonites)及弟兄会(Brethren)等派别。今日在北美仍以群居方式务农的「阿密须人」(Amish),即来自其中一个派系。但是今日人数众多的浸信会,则是源于十七世纪初的英国浸礼会。

    II.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观念

    1.圣经是最高的权威

    宗教改革家强调圣经的权威性,因此所有的基督教传统和仪文,都必须在圣经的准则下,重新经过检验。天主教则除了圣经之外,也接受传统(即教宗及大公会议的谕旨)的权威性。宗教改革家则否定教宗的权威性,同时也排斥所有没有圣经依据的教义和礼仪,如赎罪券、圣母及诸圣的中保地位、圣餐化质说、炼狱、圣职人员守独身、告解等等。

    这种「批判式思考」的立场,对天主教教庭的威信是极大的挑战,但对每位信徒而言,则是独立思考的开始。因此,从一个角度来说,宗教改革运动是一个思想解放运动。而宗教改革家为了使圣经更普及化,使信徒人人可以读圣经,乃用各种语文翻译圣经。在很短时间内,德文、英文、法文圣经已经译妥,这对促进各民族发展各自的民族文化,有极大的鼓舞。在这之前,天主教的教庭为了表现出「大公教会」(CatholicChurch)的统一性,坚持各国各民族的教会都只能使用拉丁文圣经,也必须用拉丁文举行宗教仪式。以致于只有圣职人员才能看懂圣经,一般平民则无法窥其堂奥。宗教改革促使信仰更能落实到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,同时也间接地助长了正在萌芽的民族主义思想。

    2.因信称义

    宗教改革的第二个重要观念,就是人的得救全靠神的恩典。这也就是马丁路德所提出的「因信称义」的观念。其实天主教也同意「因信称义」的道理,只是他们同时也强调善行的功劳。因此以积功德或买赎罪券来逃避炼狱观念,深植于天主**的心目中。但是宗教改革家强调,善行只是称义的结果与证据,却不能当作称义的条件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天主教看重人的罪行(sins),而宗教改革家更看重人的罪性(Sin)。

    3.信徒皆祭司

    宗教改革家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,还强调「信徒皆祭司」的观念。这打破了神职人员的独特地位,也消弭了神职人员与平信徒之间的阶层区隔。同时路德也将天主教的七种「圣礼」,减至两种:洗礼与圣餐。

    同时,加尔文也强调所有的职业都是神圣的,都是出于神的呼召,因此信徒可以用敬虔的心去从事各种职业。这观念鼓舞了基督教(新教)信徒从事各行各业时,有一股新的动力和「敬业精神」。在英国,这是清**大批投入科学研究,导致近代科学在英国突飞猛进的主因[1],同时,这也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推动力[2]。

    III.主要宣教团体及领袖

    1.「敬虔派」及丹麦哈勒差会

    敬虔主义(Pietist)是在1648年「三十年战争」结束之后,于欧洲(特别是德国)兴起的灵性复兴运动,为的是纠正基督教国家教会死板的形式主义。被称为「敬虔主义之父」的施本尔(PhilipJakobSpener,1635-1705)是德国神学家,他强调信徒应有重生的经历、灵命的培养及宣教的热诚。他后来在1694年,与富郎开(AugustFrancke,1663-1727)共同创办了哈勒(Halle)大学,不但成为敬虔主义的教育中心,也成为十八世纪基督教宣教的基地。哈勒神学院成为德国最大的神学院,栽培了六千多名敬虔派的传道人,其中有些人成了宣教士[3]。

    由于受德国「敬虔派」的影响,丹麦国王拟征召宣教士前往印度,后来在「敬虔派」的大本营德国哈勒大学终于找到两位宣教士,乃在1705年成立了「丹麦哈勒差会」(Danish-HalleMission)。这是基督教第一个正式的超教会差会。但是可惜的是,在德国及丹麦的信义宗教会却不支持他们。在印度的丹麦殖民地,他们也遭遇抵制。在这种艰困的情况下,他们仍然坚持下去。十三年后,当其中一位宣教士死在宣教工场时,当地已经有350位信徒了。到1800年为止,共有约六十位宣教士被差派到海外,其中大多是德国人。

    2.莫拉维亚差会

    德国贵族亲岑多夫(Zinzendorf,1700-60)是「敬虔派」的信徒,也是哈勒大学的毕业生。他在1727年收容了一批莫拉维亚的难民在他的农庄,乃成立了莫拉维亚教会,并在1732年开始差派宣教士到海外宣教,包括西印度群岛、格陵兰、非洲及美洲。虽然他们人数不多,但是在1760年之前,却已差派226位宣教士到十个国家,是这个时期最活跃的基督教宣教团体。这些莫拉维亚传教士自我牺牲的精神,爱心和对宣教的生命奉献,在宣教史上无可匹敌。

    莫拉维亚教会认为,向普世传福音是全体信徒的责任。后人曾评论说,莫拉维亚差会二十年所做的宣教事工,比英国国教与基督教会过去两百年所做的还多[4]。到1930年为止,莫拉维亚教会已经差派了三千位宣教士出去,而宣教士与信徒的比例是一比十二[5]。

    莫拉维亚教会的宣教士多半来自中下阶层,教育水平不高,但是刻苦耐劳。他们也强调「个人归主」,反对「群体归主」。但是他们的缺点是忽视了系统性圣经的教导[6],以致于所建立的教会不够成熟。但是他们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跨越文化宣教的问题,也尝试着以有创意的、适应本地文化方式去传递福音信息。虽然结果乏善可陈,但其用心是可嘉的。

    3.英国差会

    由于陆续有英国人到北美洲殖民地,因此英国在1649年就成立了「新英格兰福音传道会」(SocietyforthePropagationoftheGospelinNewEngland),专门向印地安人传福音,直到美国独立战争后才结束。英国安立甘教会也在1698年成立一个以文字工作为主的「宣扬基督教知识差会」(SocietyforthePromotingChristianKnowledge,SPCK),主要以英国移民为对象,从事文字与教育事工。另外英国安立甘教会在1701年又成立了「国外福音差传会」(SocietyforthePropagationoftheGospelinForeignParts),这是英国国教第一个差传会,主要是以英国移民及印地安人、黑人为对象,范围包括美国、加拿大及西印度群岛[7]。

    IV.主要宣教策略

    1.随着贸易公司将福音传至海外

    基督教的海外宣教主要采取两条途径,其中第一个最常用的方式是随着贸易公司的脚踪,将福音带到海外[8]。如1602年成立的「荷兰东印度公司」,曾声称以宣教为目标,并在1622-33年间资助人到传教士训练中心受训。他们公司聘有牧师,因此在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都建立了一些当地人的教会。到了1800年,约有二十万信徒。另外他们在锡兰也有很好的事工,到十八世纪中叶,约有三十万信徒。

    在荷兰人占据台湾的短暂期间,他们也曾向原住民传过福音,但是却未有向汉人传福音的记载。后来由于荷兰人被郑成功逐出,不久台湾又被清朝所统治,所以功亏一篑,未能结出福音的果实来。在1750年后,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式微,牧师人数也逐渐减少。最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98年解散。

    可是规模更大的「英国东印度公司」却规定:牧师们只负责公司职员的宗教生活,而不得向当地人民传福音,以免妨碍他们公司的商业利益!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,即因此愤而辞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工作,在印度自立更生,反而结出累累的果子来。所以由于上述诸般条件的限制,基督教宣教成果与同时期的天主教相比,就显得大为逊色。

    2.随着欧洲移民将福音传至海外殖民地

    基督教的海外宣教的第二个途径,是随着欧洲移民的脚踪,将福音带到北美洲新陆。因此英国清**、德国敬虔派信徒,及莫拉维亚的宣教士先后来到北美。他们除了在欧洲移民中建立教会外,也向印地安人宣教,成果斐然,他们一度曾建立了十二个基督徒村落与四千位印地安人基督徒[9]。可惜由于1675年欧洲拓荒者与印地安人之间的战争,使得他们多年宣教的心血,前功尽弃。

    同时,十六世纪也是帝国主义高涨的时代,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首的海上霸权,开始向美洲、非洲和亚洲开拓殖民地,天主教的教庭也同时派出宣教士到这些地区传教。之后,英、法、德、荷等基督教国家也向外开拓殖民地,而新教的宣教士也在十八世纪开始积极宣教,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。

    V.这个时期基督教宣教活动不积极的原因

    1.内争外斗,无暇外顾:

    宗教改革后,基督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间有长期的宗教战争,基督教元气大伤。尤其德国经过三十年战争之后,经济与社会一片混乱,因此无力向外展开宣教工作。加上基督教内教派对立,信义宗与改革宗之间彼此壁垒分明,使福音工作大受拦阻。

    2.缺乏与非基督教世界接触的管道:

    教廷因为在欧洲失去将近一半的疆土,因此在海外更积极开拓新教区。由于此时葡萄牙及西班牙两个天主教国家,势如中天,又是是海上霸权,而且西班牙及葡萄牙国王都全力支持海外殖民地的基督化。因此使天主教的海外宣教事业大有进展。

    相反地,十六世纪时,那些基督教国家尚无力建立海外殖民地,也没有机会向欧洲以外的地区宣教。直到十七世纪后,荷兰及英国势力兴起,局势才逐渐改变。但是荷兰及英国都只重商务,不重殖民,因此宣教的果效不彰。

    3.缺乏专门宣教的差会

    宗教改革初期的基督教,没有像天主教组织严密、财力雄厚的修会,做为宣教的前锋及后盾。在退出修道院及修会之后,基督教成了一盘散沙,没有神学院作为训练中心,也没有差会作为宣教中心。直到德国的敬虔主义兴起,这种状况才有了改变。

    这个时期基督教最大的宣教团体是莫拉维亚差会,但是他们的宣教士仍必须以「织帐棚」的方式自立更生,养家活口。加上他们普遍知识水平不高,无法像方济会及耶稣会那些饱学多闻的修道士(如利玛窦之流),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语言,又能以欧洲的先进科技,使异邦人士信服。所以他们在宣教的成果上,自然无法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4.神学思想的误导:

    有些学者认为,路德的「末世观」及加尔文的「预定论」,都使基督教对海外宣教的态度比较消极。其实公允的来说,这并非事实。路德的确在他的着作中从未提及宣教,但是他却提供了宣教学很重要的神学基础[10]。加尔文也是如此。虽然在宗教改革开始后的头两百年,似乎基督教在宣教上乏善可陈,但是这不能算是路德与加尔文之过。

   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后续的信义宗神学家似乎使宗教改革运动轻忽了宣教的使命。例如一位着名的路德神学家尼可拉(PhilipNicolai,1556-1608),就曾提出下列观点[11]:

    1)「大使命」是耶稣对使徒们的吩咐,也已经在使徒时代完成了,所以对当今的教会没有约束力。

    2)所有救赎的事工,都应该是由神来主导。换句话说,信徒不应该主动到处旅行寻找「宣教工场」。

    3)历史发展的远景是黯淡的,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。事实上尼可拉深信主在来的日子大约在1670年左右。

    5)外邦的异**若是失去救恩,也没有任何的借口。因为神已经透过自然的启示,及使徒们的教训,将神显明在他们中间。因此如果他们沦丧,只能怪他们自己的顽梗不信,拒绝福音。

    无疑的,这些容易产生误导的神学思想,的确阻碍了基督教的宣教事工的发展。幸而敬虔主义的兴起,纠正了这些错误,才将基督教的宣教工作带入另一个高峰,后来甚至超越了天主教的成就。

    敬虔派的人一方面不再认为宣教是殖民地国家或教会机构的责任,而是每个信徒的责任;另一方面他们展开了超宗派(ecumenism)宣教事工的新页,积极而且全心地投入宣教。使得十八世纪后半,基督教的宣教事工大步往前迈进。

    参注:

    1中国科学发展史的权威学者,英国的李约瑟博士(JosephNeedham)曾提出此观点。

    2这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其名着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兴起》(ProtestantEthicsandtheRiseofCapitalism)的主要论点。

    3《宣教学概论》,贾礼荣着,黄彼得译。东南亚圣道神学院,1979年。133页。

    4《基督教两千年史》,海天书楼。1997年,482页。

    5同上,135页。

    6《见证的火炬》,241页。

    7《基督教两千年史》,478-79页。

    8同上,474-75页。

    9同上,477页。

    10DavidJ.Bosch:TransformingMission,Orbis1991,p.244.

    11同上,p.249-52。